top of page

四個父子溝通的有效技巧

已更新:2020年12月10日

四個父子溝通的有效技巧


(網絡圖片)


一、見縫插針行教育

許多父親以自己很忙為理由而忽視對孩子的教育,其實,教育不一定非要拿出整塊的時間,但卻要你有責任意識、有耐心,能堅持經常。如,出差在外,用短訊、網絡跟孩子多交流;因故不能按時回家時,打個電話給家裏,和孩子說上幾句話。而對於幼兒,你可以在上班前,親親他的小臉,逗他樂一樂;抽點時間繪聲繪色地給他講故事,用手指在牆上變出各種動物影子。

還有些父親,雖一直陪在孩子左右,但回家只管自己看電視或報紙,不知跟孩子玩什麼、說什麼。其實,可以跟孩子一起做的事很多,如看電視時跟孩子一起討論國家大事,讓孩子發表自己的看法;亦或是一起來準備做一頓晚餐。跟孩子的感情交流,心靈溝通,常是在這些生活細節上建立起來。


(網絡圖片)


二、多與兒子做遊戲

父親與男孩的遊戲方式多是動態的、較激烈、富有對抗性和創造性的;父親會鼓勵男孩遇事自己動手、大膽嘗試,這有利於男孩強身健體和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創造性。


(網絡圖片)


三、摒棄「嚴父」冷面孔

中國有句話叫「嚴父慈母」,於是,許多中國父親將「嚴」理解為冷面和打罵,將「慈」理解為嬌寵和溺愛,對孩子尤其是兒子,總是以批評者的姿態出現,板起面孔教訓兒子,即便是愛或滿意,也羞於表達,更少有擁抱。而研究發現,孩子是需要肌膚接觸來建立安全感、親密感的,尤其是男孩,因此,父親應經常對兒子微笑一下、擁抱一下、褒揚一下。


(網絡圖片)


四、母親學會主動「撤退」

作為母親,要創造機會讓父親更多地參與到兒子的教育過程中來。對待青春期的孩子,父教更是尤為重要。


專家研究發現,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父母的分工及影響力有所不同:在嬰幼兒時期,以母親教育為主;上小學後父母責任各半;上中學後以父親教育為主,因為此時父親的影響力上升而母親影響力下降。青春期的孩子想要獨立,不能忍受母親過於細微的管束,此時父親較松的管束反而受到孩子的歡迎。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