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時期吮吸手指是很常見的行為,不過如果孩子到了3-4歲,仍然經常吮吸手指,家長便需要細心了解形成原因及耐心糾正。然而,家長應該採取甚麼方式對應孩子愛吃手的問題?
1歲以前寶寶吃手不需要阻止,寶寶1歲-1歲半後吃手頻率會明顯下降,少數寶寶到2、3歲還會有吸手指的行為,若寶寶直到3、4歲仍頻繁吃手,就要提高警覺,找出寶寶持續吃手的原因。
寶寶為什麼會吃手?
1. 寶寶到了口腔敏感期
每個寶寶幾乎都會經歷一個口腔敏感期,在他10個月左右的時候。在寶寶的所有感官器官中,嘴是最先發育的,從寶寶吮吸母乳開始就是本能的反應。寶寶吃手,也是他在通過這種行為去探知不同的東西,而手是他最容易接觸到的身體的一部分。寶寶在吃手的時候,會慢慢意識到手是他身體的一部分,在完成對手的探索後,會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外部的東西上,譬如玩具、布書等等。
2. 寶寶長牙了,牙齦不舒服
一般嬰兒大概6個月左右就會開始長乳牙。由於長牙期牙齦會癢,這時候就會下意識去尋找緩解這種不舒服的方法,吃手就成了寶寶首當其衝的選擇。寶寶開始長牙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給他準備一些磨牙餅乾、自制蔬果條等,替代寶寶的手指,幫助緩解他長牙的不適。
3. 自我安慰,舒緩情緒
吃手是寶寶自己尋求自我安慰、尋找安全感的一種方式。譬如他覺得不安、緊張的時候會不自覺的吃手,當他覺得無聊的時候也會把玩手指,當他的訴求得不到滿足、委屈難過的時候也會含著手指頭,等等。
4. 身體、心理其他問題
譬如寶寶缺鋅的時候,吃手也是表現之一,當然了,並不能憑這一點就判斷寶寶是缺鋅,同時還得結合其他症狀和檢查資料來看。例如寶寶吃手的同時,伴有不愛吃飯、生長發肯落後、好動等。而如果寶寶不是因為長牙、缺鋅等原因引起的吃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對吃手上癮,只有這樣才有安全感、滿足感和慰藉感。這時候爸爸媽媽就要耐心糾正了,以下提供轉移寶寶注意力的方法,讓他儘快戒掉吃手的習慣。
若到四、五歲孩子還經常吮手指,就有機會影響頷骨的形狀和恆齒的排列。當恆齒已長出,吮拇指很用勁或舌頭大力推會造成牙齒變形,導致牙齒咬合不齊或哨牙,影響外貌。假如吮手指變成頻密和長久的習慣,嚴重的,手指會因為吸吮而變紅、皮膚破裂,尤其是指甲邊緣的皮膚,可能會疼痛或敏感,甚致破損,容易受病毒感染,或會造成發炎。這些時候家長便要幫助孩子減少這行為出現。
10個戒吃手方法
1. 如果孩子的拇指因為吸吮而變紅、破裂,你可以在他睡覺時給他抹上潤膚膏。
2. 留意孩子在何種情況出現這行為。
3. 如你覺察到孩子因焦慮而用這行為安撫自己,便要猜猜他的感受,替他形容出來,較大的孩子可以耐心地請他說出感受。平日多跟他親近和溝通,加強他的安全感,消除他的掛慮。可以用玩具或其他事物分散他的注意,較大的孩子可以教他一些鬆弛的方法,如深呼吸。
4. 若他只在無聊時才有這些習慣表現,可以提供一些活動讓他的手別閒着,如玩玩具、給他抱和摸布娃娃、拖着他的手、讓他幫忙拿着東西等。
5. 如果家長用一些強制的方法,例如:用袜子套着手或以繩子、膠布綁住手指提醒孩子不要吮,甚或塗苦藥水,孩子都會處於被動狀態,所以效用較低。
6. 要改變孩子的行為,最重要是他願意改變。如果孩子遇到一些情況,例如因被小朋友取笑而不開心,他會有較大動力去改變;這時便最好利用這些機會去鼓勵他嘗試改變習慣。
7. 你可以簡短清楚地講出不想他再吮手指的原因,例如:「媽媽希望你不再吮手指,實在太不衞生了。」保持平靜的態度,切忌用責罵及懲罰。
8. 教孩子用「習慣消除」法,想一些與該行為完全有衝突的動作,當孩子想做該習慣時,提醒他做替代動作,例如:想吮手指時,可叫他像彈琴般擺動手指、捏鼻或用手指數數20次。
9. 孩子成功按捺自己不吮手指一次,可以用貼紙獎勵加上口頭讚賞,並可用行為表記錄,累積數個貼紙可換喜愛的活動作獎賞。
10. 若孩子以這行為吸引成人的注意,或不服氣下故意對抗,最好的方法是不給他任何注意,即不要看着他或跟他說話,直至他停下該行為才再注意他。堅持使用此方法可令孩子感到無趣而減少該行為。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