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圖片)
每個家長都有個天真的想法:和孩子做朋友!
「和孩子成為朋友」是近年來熱度居高不下的育兒口號。只是父母在親子關係中可扮演的角色眾多:撫育員、智囊、心理諮詢師等皆可,唯獨「朋友」真做不到。
父母為什麼不能和孩子成為朋友?
目的不同怎麼做朋友!父母的交友心理帶有功利性,是希望拿「朋友」關係換取孩子的信任,無話不談。但孩子做得到,父母卻不能做到。孩子有敏銳的感受力,對於父母的心口不一會銘記在心。做不成朋友,不等於溝通就會受阻,建立在權威基礎上的類朋友親子關係,其實才是父母該爭取的目標。
美國媽媽的困惑
在崇尚自由和民主的美國,朋友式的親子教養模式隨處可見,父母把孩子當作成人看待,相處平和自然,孩子們可以自由表達。只是,這種相處關係背後隱藏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一位兩個孩子的美國媽媽,她家是典型的朋友式平等相處模式,在孩子年齡尚小時,美國媽媽的傾心照料讓親子關係非常融洽,孩子們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活潑開朗,當然問題也出在這裏:「朋友,我為什麼要聽你的?」
「法國的小孩從不頂嘴!」美國媽媽一家的歐洲游讓她見識到其他國家的小孩是如何。偌大一間餐廳,自己的孩子滿地亂跑,不好好吃飯,還會製造麻煩。美國媽媽在焦頭爛額之際遠遠看去,法國孩子似乎被無形的文明力量包圍着,他們溫和而有修養地坐在桌前,自己吃着食物,法國媽媽則悠然自得地品着咖啡,比自己優雅一百倍。
美國媽媽付出的絕對不比法國媽媽少,親力親為地為孩子營造平等自由的成長氛圍,但孩子為何聽不進話,反而更任性呢?
「求」當孩子朋友的家長
美國媽媽困惑時,華人父母還在追捧美式育兒法。從美國傳來的「和孩子做朋友」親子關係理念,曾經讓他們醍醐灌頂:原來,孩子應該這樣教!他們依葫蘆畫瓢,掌握了一些朋友式相處的基本要領:蹲下來和孩子講話、拍肩膀稱兄道弟、直呼父母姓名等朋友式的做法。美國的朋友式親子模式源自民主與自由,那華人父母和孩子成為朋友的初衷是什麼呢?
想法一:獨生子女最缺什麼?朋友。
父母最擔心的莫過於孩子孤獨,不快樂。沒有完全掌握孩子在校情況的父母,希望自己擔綱孩子朋友的角色。只是不能徹底當「兒童」的父母,容易半途轉換角色,比如嚴父厲母。
想法二:孩子最願向誰傾吐秘密?朋友。
隨着孩子年齡增大,一個「不」字把父母擋在自己心靈的門外,越來越多的小秘密成為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隔閡。而只有先做朋友才能分享和清楚孩子內心的想法。
想法三:孩子遇到麻煩先找誰?朋友。
父母當然希望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第一個挺身而出,但現實中孩子遇到麻煩往往告訴知心朋友而同齡人解決辦法的能力有限,做朋友可以讓孩子遇到麻煩找自己。
想法四:我曾希望父母像朋友這樣待我。
父母兒時也曾想像過父母能包容自己,或者能平等相處,因而把這個經驗保留下來成為和孩子做朋友時的參照。
與美國父母相比,華人父母的目的性更強,要孩子傾吐心事,要圓自己兒時的夢……林林總總的目的相加得出的必然是四不像的親子關係。
單向的朋友
學習美國父母的華人父母如今也糾結了:孩子被慣成了「說不得」,生氣後轉頭和其他朋友傾訴,把自己晾在一邊,難道是和孩子交朋友的方式錯了?
到底什麼是朋友?在孩子看來非常簡單:朋友就是一起玩、喜歡同一種遊戲、互相幫助、無話不說的人。或者簡單來說,「只要一起玩過,咱們就是朋友了。」而父母認為的朋友關係,建立在坦誠、平等基礎上。二者的定義不同,導致交朋友成為各自一廂情願的事。
在父母看來:孩子不夠坦誠。2歲的小毛頭頻繁地使用「不」,漸漸地有了小秘密不告訴你,更大一些了還會先斬後奏,等事情發生有了結果才告知父母。
苦惱不僅僅來源於父母,孩子也同樣困惑。「為什麼爸爸平時看起來像朋友似的,願意聽我吐苦水,聽完後又批評教育起來?」孩子無法區分角色轉換太快的父母,一會兒是溫和的朋友,一會兒是嚴肅的家長。雖然想讓朋友關係進行到底,但父母往往不能徹底地踐行平等和坦誠。
「說好的周末和爸爸一起去打籃球,卻又放我鴿子。雖然道了歉,但他是不是沒把我的事放心上?」
在家長看來,這也許就是一件娛樂的小事;在孩子看來這事卻非同小可,為了讓爸爸看到自己顯著的進步,他天天刻苦練習,但對方表現出的漫不經心刺傷自己敏感的心。
「媽媽總是問我學校發生了什麼事,可從沒和我講過她在公司發生過什麼事。」家長總是單方面希望孩子能和盤托出,自己卻有所保留。這種保留儘管不乏保護成分,比如儘量讓孩子避開世界不完美,但朋友關係的相互性就這樣被打破了。
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朋友?
許多父母抱怨:我已經努力放下身段,為什麼孩子還是不肯真正接納我進入他的世界?在抱怨以前,為何不先問問孩子需要的朋友是什麼樣?在成長過程中,孩子會有很多朋友,按照關係級別可以分為點頭之交、玩得不錯、互換小秘密、一起調皮搗蛋以及最好的朋友幾個等級。種類和功能如此齊全,父母如果非要把自己往朋友角色上靠,只能選擇一種模式:能出主意、比孩子強的那種。
孩子為何喜歡和高年級大孩子交朋友?就因為和強者在一起,能被照顧並得到指引。成為這樣的朋友,需要既尊重孩子又像導師一樣具有榜樣和權威性。比如,孩子講述和好朋友的爭執過程,顯然是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認為自己是對的,父母的回饋一方面要讓孩子覺得受到鼓舞,又得在融合自己經驗的基礎上指出正確的處理辦法。
孩子的朋友會有很多,父母卻只有一對。如果只是為了獲得心裏話而討好孩子,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和勸誡能力就會大大削弱。久而久之,孩子也不會重視父母的感受,在需要指引時不會尋求父母的援助。
「像朋友」一樣溝通所有的親子關係問題都來源於溝通。做朋友只是其中的一種交流模式,順暢溝通之外,能幫孩子健康成長才是更重要的目的。目前常見的親子溝通有三種:不在乎孩子聽不聽、說了必須聽、說了不對再改進。第三種溝通方式類似朋友間的對話「這模型你覺得咋樣?」「邊框不太好,還能加固。」「那再改改。」不傷感情的溝通就是給對方留足餘地,並給出自己的看法。父母並非一定要把身段放到和孩子一樣高的程度,只要家長願意降低一些「姿態」去傾聽,讓孩子在遇到問題時感覺父母與自己「是一夥的」,就是良好溝通的開始。怎麼說孩子才會聽?不同年齡段其實有不同溝通策略。
0-1歲:神態傳達更多信息用豐富的面部表情、明朗的心情與孩子溝通,此時關注與撫觸就是溝通方式,學會觀察孩子的態度,用面部表情配合他的感受。孩子哭時,你表現出傷心的表情,孩子笑時,你也跟着他笑。多用非語言,用愛滋養孩子。
1-3歲:敏感期的反映式傾聽此時能說會道的孩子已經能表達複雜的意思,但語言組織能力有待提高,父母與孩子溝通需要反映式傾聽,父母像一面鏡子,把孩子說的話或表達的感覺接收過來,再反映回去。
比如孩子指着大樹說:「綠。」父母可以這樣重複他的話:「你是說大樹是綠色的嗎?」或者用自己理解的意思反映說:「你的意思是大樹的樹葉是綠色,對不對?」如此一來,一方面讓孩子感受到他已被了解,另一方面也幫助他學習更清楚地表達。
這種溝通方式常運用於孩子情緒不佳、無所適從、用哭鬧爭取權益、口出惡言等情況。
3-6歲:學習運用「我的信息」進入新的環境,世界更大了,學齡前期的親子溝通與前一時期不同的是,父母須學習運用「我的信息」。這是指父母說話時多用「我」為主語來表達感受,例如「我很高興」或「我十分生氣」,而避免用「你」為主語來指責或壓制孩子,例如「你讓我很生氣」或「你真沒禮貌」。
6-10歲:說得越多,聽得越少六七歲的孩子開始進入作息有規律的小學了,接觸到的人越多孩子越有主見,也越來越不喜歡父母嘮叨。因此,牢記「父母說得越多,孩子聽得越少」。父母不僅要敏感地觀察孩子的言行和舉止,還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傾聽和理解孩子。
10-18歲:和孩子一起瘋進入青春期,父母最頭痛的階段。嘗試理解孩子匪夷所思的行為,天馬行空的想法,不要隨意給孩子貼叛逆的標籤,和孩子一起瘋是最好的溝通方法,當然瘋的過程中保持一點點家長的清醒,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認同。
Comentários